很多中国家庭在安排家庭教育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小编觉得有必要拿出来进行讨论,以帮助更多家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并做出更合理的教育规划。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规划方面,也有一些对最新趋势的观察与各位分享。
认知误区
中国家庭家长经常遭遇的一个认知误区是:他们认为只要经济能力没有问题,那么送孩子出国读书是不需要提前计划,觉得机会成熟了,就可以随时安排孩子入学,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抱有这样想法的家长非常多,但他们真正发现落入这个误区往往为时已晚。而直接的结果是很多非常成功的家庭和条件优秀的孩子因为规划失当,与一流教育机遇失之交臂,不得不退而求其次接受退一步的安排,是非常可惜的。
以英国教育体系为例,英国优秀的学校入学时间和学生选拔标准非常严格。在中小学阶段各个学校入学体系差异较大,顶级学府的各项入学考试一般会安排在10到12岁这个区间。为了成功达到入学要求,学生需要尽早接受专业人士指导,在经过专业测试评估后,由专业机构为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及准备方案,并严格执行,以便预留充分的时间供学生提升语言和学科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提升过程不可能是随意的和一蹴而就的。从准备年龄来看,尽管在各个年龄段我们都可以为孩子制定最优的教育方案,但我们仍建议, 学生8至9岁时是最理想的国际教育规划时间点,这个年龄预留的准备时间最充分,学生学习能力最容易塑造,申请结果也最理想。已经决定让孩子出国读书,在这个年龄就要考虑联络专业机构进行规划。
年龄太小
另一个常见的误区是,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不放心,觉得让孩子大一些再出去。这一点在中国家长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长辈舍不得放手,想要把孩子留在身边。坦诚而言,每个家庭对孩子培养的心愿和方式都值得我们尊重。
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如果考虑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就需要考虑到孩子的自然能力成长特征和国外教育体系入学要求。中小学阶段是孩子的独立意识、语言能力、创意能力、学习能力、领悟能力、沟通及社交能力成长和发育最为关键的时期,这个阶段接受的学习环境和教育品质将决定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发展高度。尽管中国不乏好学校,但从教学理念,到真正可以分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师资和设施资源,与英美顶级学府间的落差仍是不容忽视的。
英美名校鼓励个性、鼓励创意思维,校方在学习成效和学生管理方面也一丝不苟。特别是寄宿制学校,实行全体学生住校学习住宿的制度,学习和课外生活异常充实和全面, 而学期和假期的合理安排也保证孩子和家长在亲情和独立能力方面取得最佳平衡。
两手准备
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误区,是很多中国家长决心做两手准备,让孩子一方面不脱离中国教育体制,另一方面,利用周末或假期补课,为国际教育做准备。这样做的底层考虑因素是,学生有望在中国和海外两个教育体系间灵活选择,任何教育机会都不会丧失。坦率而言,家长这样做的初衷是可以理解的,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是不够科学的,对学生也很不公平。
教育的本质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天分和潜力,在最佳的学习年龄,尽早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资源和环境,充分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能力和才智,为日后的成功储备能量和动力。中国家长很容易把孩子作为功利的考试机器, 接受双轨制的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被摊薄和挤压,在应试思路下疲于奔命,错过了发展个性、塑造真实才智的机遇。
想要两者兼顾,但往往两者都做不到最好,毕竟,孩子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不建议由孩子为家长的不安全感买单。从专业观点来看,如果已经决定让孩子日后接受国际教育,及早放弃国内原有的教育体系,开始国际名校入学准备并无风险和不妥。他们大都是全力以赴按规划来准备,最终都如愿以偿。
中国的高收入家庭普遍认可一个观点是中国的教育不能激发人的创造力,也无法培养人的批判性思维。家长认为孩子缺乏这些能力,就无法继续创造财富。因此,以“创造力”、“批判性”、“自信”、“领导力 ”等为特征的西方教育,尤其是英美两国的基础教育受到了这些家庭的追捧。
中国家长送孩子读国内或海外寄宿中学的潮流至少已经持续10年了,并且趋势是低龄化的。如果想让孩子精通双文化,最好是在11-14岁(一般英国的Year7-Year9中学入学年龄)前就为孩子规划国际教育,否则孩子的语言能力可能会稍微差一点。
凡来源标注“惟世教育”均为惟世教育原创文章,版权均属惟世教育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 链接、转贴或以其他任何方式复制、发表。未注明来源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在线客服处理。
免费获得学习规划方案
已有 2563 位留学生获得学习规划方案
马上领取规划
*已对您的信息加密,保障信息安全。